從贛南的臍橙、壽光的蘿卜、平遙的牛肉、查干湖中的肥頭魚……如今,越來越多的農產品和新鮮食物抵達老百姓餐桌,大大豐富了人們的消費選擇,而這一切都要歸功于冷鏈運輸。物流尤其是冷鏈物流與人們的生活品質密切相關,為人們的“菜籃子”提供良好的服務,保證食品安全,是冷鏈物流企業的一項重要工作。近幾年,我國對冷鏈食品(包括肉類、蔬菜、水產品、乳制品、冷凍食品、生物制劑和藥品)的需求快速增長,以及營商環境的持續改善,如:今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多次提到“冷鏈物流”,明確提出加快糧食烘干、農產品產地冷藏、冷鏈物流設施建設。支持建設產地冷鏈集配中心。同時還明確要推動冷鏈物流服務網絡向鄉村下沉。在2月印發的《質量強國建設綱要》中同樣也明確要積極發展多式聯運、智慧物流、供應鏈物流,提升冷鏈物流服務質量……今年上半年,我國冷鏈物流總額為3.1萬億元,同比增長3.7%;冷鏈物流需求總量為2.1億噸,同比增長5.2%,保持穩定增長。在我國各品類冷鏈流通率逐步提升的情況下,冷鏈市場體量穩步擴大。良好的政策環境和廣闊的市場前景,使許多企業紛紛進入,到2023年,中國將擁有7173家在中國注冊的冷鏈物流企業。冷鏈物流,已經進入了高速發展時期,使得冷鏈物流的高質量發展被按下了“快進鍵”。
然而,由于起步晚,我國冷鏈物流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突出,跨季節、跨區域調節農產品供需的能力不足,農產品產后損失和食品流通浪費較多。沒有形成覆蓋全國的冷鏈物流骨干網絡,沒有進一步夯實工業產品上行和農產品上行的冷鏈物流大通道;多數冷鏈企業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不高,“斷鏈”,偽冷鏈,人才缺乏,標準不健全等等,使得冷鏈物流的發展出現了碎片化,傳統的冷鏈物流模式已很難滿足新的需求。冷鏈行業的發展是非?!盁帷钡?。但是,在這“熱”的背后,也要求有關方面對冷鏈物流發展的“冷”思考。當前,國內冷鏈企業數量雖多,但區域性、全國性的龍頭企業卻寥寥無幾,市場上“小、散、亂”的個體或個體經營者占主導地位,部分企業為了節約經營成本,在儲存、運輸環節使用了不符合標準的設備與設施,或者不按要求進行作業,造成了冷鏈的“斷鏈”,給食品安全帶來了極大的隱患。且,我國目前還存在著資源浪費、效率低下和惡意競爭等等問題,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加強市場的規范化,推進冷鏈物流系統的標準化和信息化:構建“全鏈條、網絡化、嚴標準、可追溯、高效率”的冷鏈物流體系,促進冷鏈物流產業高質量發展,實現對冷鏈物流的數字化賦能。積極培育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型冷鏈物流企業,以提高其國際化的供應鏈管理水平與競爭實力:《“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提出,實施“骨干冷鏈物流企業培育工程”,研究制定支持冷鏈物流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支持符合條件的大型冷鏈物流企業開展國內國際資源整合、全鏈條冷鏈物流運作,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冷鏈物流企業集團.
“后疫情時代”,冷鏈食品溯源加速了全產業鏈各成員的數字化管理進程,從貨主企業、物流運輸企業到倉儲企業,冷鏈物流產業鏈條上的每一個參與方都必須接受數智化的重塑。而“數字化轉型”、“產業互聯網”、“業務上線”和“交易上線”是未來冷鏈物流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目前冷鏈物流產業發展的主要方向。科技的力量,讓冷鏈物流從傳統的運作模式,向智能化、科技化、自動化的方向發展,讓冷鏈物流進入了高速發展的快車道。提升冷鏈的智能化發展水平,用數字技術來驅動冷鏈物流企業的高效運作,促進物流供給端的不斷升級,緩解供需之間的矛盾,構建一個全鏈路連通、高效協同管理的數智化物流平臺,需要對運輸組織進行優化,用數字化的方法來建立一個透明化、可追溯的供應鏈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