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鮮易鮮物流有限公司為您提供冷鏈運輸的全方位優質服務!

凍品零售飆 10%!便利店 + 前置倉玩出冷鏈新花樣

欄目:行業動態 發布時間:2025-06-29
凍品零售飆 10%!便利店 + 前置倉玩出冷鏈新花樣
一、凍品零售增速破 10%:即時冷鏈需求爆發的底層邏輯

冷鏈物流數據印證市場熱力——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最新數據顯示,2025 年一季度我國冷鏈物流總額達 2.21 萬億元,同比增長 4.0%;冷鏈物流總收入 1361.3 億元,同比增長 3.9%。其中,凍品線下零售增速尤為亮眼,同比漲幅達 10% 左右,與果蔬線上零售 15% 以上的增速形成 “線上線下雙輪驅動” 格局。


這一增長背后,是消費場景的深刻變革:

  • 即時性需求崛起:消費者對凍品 “即買即得” 的需求顯著提升,便利店作為離消費者最近的零售節點,成為凍品即時消費的核心場景。

  • 消費升級驅動:預制菜、高端凍品(如進口海鮮、速凍烘焙品)滲透率提升,消費者對凍品品質與鮮度的要求倒逼冷鏈配送效率升級。

  • 政策紅利加持:國家持續加碼冷鏈基建補貼,一季度冷庫項目資金投入 87.46 億元,同比增長 9.42%,新能源冷藏車銷量達 2969 輛,同比激增 71.03%,市場滲透率提升至 27%,為凍品配送提供硬件支撐。



二、便利店 + 前置倉:冷鏈協同的 “雙節點” 創新模式

(一)模式內核:以分布式倉儲破解 “最后一公里” 難題

傳統便利店受限于門店面積,凍品 SKU 通常不足 50 個,且因倉儲條件有限導致損耗率高達 8%。而前置倉與便利店的協同,正重構凍品配送邏輯:

  • 前置倉作為區域冷鏈樞紐:在商圈 3-5 公里范圍內布局冷鏈前置倉,存儲量可達 500-1000 個凍品 SKU,承擔 “大倉分流 + 暫存加工” 功能。如山東濟南銀座配送冷鏈園區,通過集中分揀包裝,實現 1-4 月冷鏈配送量同比增長超 13%。

  • 便利店作為末端配送支點:門店僅保留高頻剛需凍品(如速凍水餃、冰淇淋),依托前置倉 “2 小時極速配送” 體系,實現 “線上下單 + 門店自提 / 即時配送” 無縫銜接。

(二)典型案例:從數據看協同效率提升

  • 損耗率下降:某連鎖便利店引入前置倉后,凍品損耗率從 8% 降至 3% 以下,單店凍品銷售額提升 22%。

  • 配送時效縮短:前置倉覆蓋下,凍品從倉儲到門店的配送時間從傳統模式的 4-6 小時壓縮至 1-2 小時,鮮度保持能力顯著增強。

  • SKU 豐富度躍升:某區域便利店品牌通過前置倉協同,凍品 SKU 從 30 個擴展至 150 個,進口凍品占比提升至 35%,客單價增長 18 元。



三、基建升級 + 技術賦能:冷鏈協同的底層支撐體系

(一)冷庫基建:從 “單一倉儲” 到 “智慧冷鏈綜合體”

當前冷庫建設正從傳統倉儲向 “多功能集成” 轉型:

  • 功能升級:新型冷庫融合質量檢測、中央廚房、預包裝等功能,如成都東航冷鏈西部生鮮港,實現進口三文魚 “直航 + 加工 + 配送” 一體化,鮮捕三文魚從智利直抵成都餐桌僅需 48 小時。

  • 投資熱力:一季度全國冷庫項目資金投入同比增長 9.42%,智慧化冷庫占比提升至 40%,溫濕度監控、自動分揀系統普及,保障凍品在庫品質。

(二)運輸革命:新能源冷藏車 + 跨境通道優化

  • 城配環節:國家對新能源冷藏車的補貼政策持續發力,一季度新能源車型銷量同比增長 71.03%,27% 的市場滲透率意味著每 4 輛冷藏車中就有 1 輛為新能源,續航里程提升至 300 公里以上,滿足城市圈配送需求。

  • 跨境冷鏈:“空中直航 + 班列冷鏈” 模式打通全球生鮮通道。例如,成都至智利的三文魚直航航線開通后,冰鮮三文魚進口值一季度達 3.3 億元,同比增長 175.1%;中老國際班列公鐵聯運專線讓東南亞榴蓮 48 小時抵達成都,并分撥至全國,帶動四川鮮蝦進口值同比激增 1099.3%。



四、企業破局:從 “單一配送” 到 “全鏈條生態布局”

(一)外向型企業轉向內需市場,冷鏈服務多元化

  • 案例實證:山東日照某水產品加工企業,過去以出口為主,如今將北極甜蝦日加工量的 40%(約 40 萬只)投向國內便利店渠道,通過 “加工基地 + 前置倉 + 便利店” 模式,實現國內銷售額同比增長 85%。

  • 策略調整: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調研顯示,多家外貿型冷鏈企業正開拓東盟、非洲等新興市場,同時加碼國內即時零售渠道,通過 “雙市場布局” 應對貿易環境波動。

(二)便利店自有品牌 + 冷鏈定制服務,構建差異化壁壘

  • 產品創新:部分便利店推出自有品牌凍品(如高端速凍面點、預制火鍋食材),依托前置倉冷鏈優勢,實現 “鮮度可控 + 成本優化”,毛利率較普通凍品高 15-20 個百分點。

  • 服務定制:為餐飲企業提供 “冷鏈配送 + 代加工” 服務,如濟南銀座冷鏈園區為周邊商超及餐飲門店提供分揀包裝一體化方案,帶動園區整體業務量增長超 13%。



五、未來展望:二季度冷鏈需求或迎 “雙位數增長”

隨著生鮮農產品進入消費旺季,疊加端午、暑期等假期帶動,業內預測二季度冷鏈物流需求將持續升溫:


  • 增速加快:果蔬、乳品、速凍食品等品類銷量預計環比增長 20% 以上,推動冷鏈物流總額增速較一季度進一步提升。

  • 技術深化:AI 溫控、區塊鏈溯源等技術在凍品配送中應用將更加廣泛,預計到 2025 年底,智慧冷鏈技術滲透率將突破 50%。

  • 場景拓展:社區團購、即時電商等新業態將與便利店冷鏈體系深度融合,形成 “全城冷鏈配送網絡”,凍品從下單到交付有望壓縮至 1 小時以內。


結語:當凍品線下零售 10% 的增長曲線遇上便利店與前置倉的協同創新,即時冷鏈正從 “物流環節” 升級為 “消費基礎設施”。政策紅利、技術迭代與市場需求的三重共振下,冷鏈物流企業與零售終端的深度耦合,將成為撬動萬億級即時消費市場的新支點。

                                                                                                  END

亚洲第一区欧美国产不卡综合|中文字幕第二页精品一区|国产精品亚洲w码日韩中文|人妻人人澡人人添人人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