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鮮易鮮物流有限公司為您提供冷鏈運輸的全方位優質服務!

九江市:新建、改造冷庫,冷藏車等最高可獲100萬元補貼

欄目:行業動態 發布時間:2024-03-30
九江市:新建、改造冷庫,冷藏車等最高可獲100萬元補貼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市直及駐市各單位:

《九江市推進服務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已經2024年2月29日市政府第39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F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2024年3月15日

(此件主動公開)

九江市推進服務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關于努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指示要求,全面落實《中共九江市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譜寫中國式現代化九江篇章的決定》工作部署,聚焦“走在前、勇爭先、善作為”的目標要求,解放思想、開拓進取,揚長補短、固本興新,打造長江經濟帶服務業發展集聚區,推動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助力新質生產力形成,為加快打造“三個區域中心”、建設“一個美好家園”,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長江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提供堅實產業支撐,特制定如下政策措施。

一、加強市場主體培育

1.支持規上服務業企業發展。給予新增入庫的規上服務業企業一次性獎勵,其中月度入庫給予8萬元、年度入庫給予5萬元。對個體工商戶升級為服務業企業并成功申規入庫的,給予10萬元獎勵。對在庫時間3年(含)以上且年度營業收入增幅均高于當年全省營業收入平均增幅10%(含)以上的規上服務業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10萬元。對營業收入規模首次達到1億元(含)且當年增速20%(含)以上的規上服務業企業,給予10萬元獎勵。對規上服務業企業年度營業收入排名全市前20名,且年度營業收入和本地財政貢獻同比增幅均達到20%(含)以上的企業,給予10萬元獎勵。對在外地注冊、本地經營的企業,在潯新設立子公司,營業收入達到2000萬元(含)以上并成為規上服務業企業的,連續三年每年分別給予20萬元、10萬元、5萬元獎勵。(責任單位:市發改委)

2.支持限上商貿企業發展。給予新增入庫的限上商貿企業一次性獎勵,其中月度入庫給予5萬元、年度入庫給予3萬元。(責任單位:市商務局)

3.鼓勵發展商貿集聚區。未納入限額以上統計的商業綜合體、專業市場、特色商業街區、商超及連鎖店,通過實行統一收銀、統一結算、統一財務賬目的運營管理模式后納入限額以上統計的企業,年銷售額達5000萬元(含)以上,連續三年同比增長達到10%(含)以上的,每年分別給予運營主體獎勵5萬元、8萬元、10萬元。年銷售額達到1億元(含)以上,連續三年同比增長達到8%(含)以上的,每年分別給予運營主體獎勵10萬元、15萬元、20萬元。年銷售額達到5億元(含)以上,連續三年同比增長達到6%(含)以上的,每年分別給予運營主體獎勵50萬元、75萬元、100萬元。(責任單位:市商務局)

4.突出示范引領。支持綠色商場創建,對獲評省級綠色商場認定的企業一次性獎勵30萬元。支持便民生活圈試點建設,對符合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基本保障類、品質提升類業態條件的社區,在驗收合格后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5萬元、10萬元。(責任單位:市商務局)

5.強化龍頭帶動。對我市首次進入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江西服務業民營企業20強的獨立法人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100萬元、50萬元。對創建為省級、市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的,分別給予50萬元、20萬元獎勵。對創建為省級、市級服務業龍頭企業的,分別給予20萬元、10萬元獎勵。(責任單位:市發改委)

6.鼓勵名品認證。對新認定為馳名商標、新注冊地理標志商標的企業或單位,分別獎勵30萬元、5萬元。(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

7.鼓勵老字號認證。對新認定為“中華老字號”“江西老字號”稱號的企業,分別獎勵30萬元、10萬元。(責任單位:市商務局)

8.加強招引力度。對首次入駐我市的高端商業品牌,一類、二類、三類品牌單體店配套省里最高獎勵20萬元、10萬元、5萬元。對首次入駐我市的連鎖便利店品牌,單個品牌配套省里獎勵最高10萬元。對總部注冊在我市、門店數達到10家(含)以上的連鎖便利店品牌,在市內每增加一家門店獎勵2萬元,市外每增加一家門店獎勵5萬元;對在農村開設鄉鎮品牌連鎖便利店的,每增加一家門店獎勵5萬元。(責任單位:市商務局)

9.鼓勵金融機構發展。注冊新設立或引進總部、分支機構,且工商、統計關系在我市的金融機構和地方金融組織,對其籌建期間涉及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按標準的下限收取,并給予開辦補助。銀行類分支機構給予最高500萬元開辦補助;非銀行類金融機構給予最高50萬元開辦補助;地方金融組織給予最高20萬元開辦補助。每年設立300萬元專項資金,依據金融(監管)機構支持地方經濟建設情況進行獎勵。(責任單位:市金融辦、市行政審批局)

10.培育新興業態。每年組織一次全市服務業新業態評選,安排200萬元專項資金,評選十大服務業創新經濟,支持新業態、新經濟、新模式、新領域等新興服務業發展,培育一批服務業雛鷹企業、瞪羚企業。(責任單位:市發改委)

二、大力發展制造服務業

11.支持總部經濟發展。支持數字經濟核心產業頭部企業到我市注冊成立獨立法人總部(含區域性總部、運營總部、研發總部等),實繳注冊資本金達2000萬元(含)以上的,市級按實繳注冊資本的5%給予一次性落戶資金支持,單個企業獎勵金額最高不超過500萬元。支持數字經濟核心產業重點平臺落戶我市設立研發中心、分支機構(子公司)以及培訓機構,固定資產投資達5000萬元(含)以上或實繳注冊資本金達1000萬元(含)以上、竣工驗收合格后且正常運行一個會計年度(含)以上的,市級按固定資產實際投入3%或實繳注冊資本的5%給予一次性落戶資金支持,單個平臺獎勵金額最高不超過200萬元。(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發改委)

12.鼓勵數智化應用。對獲評國家部委、省級數字經濟應用示范場景的項目分別給予一次性最高獎勵50萬元、20萬元。支持數智化轉型,對建設期內(最長不超過兩年)設備投資達到500萬元(含)以上的數字化改造項目,按照生產性設備及研發投入總額的最高5%,市級給予最高500萬元的補貼。(責任單位:市工信局)

13.促進知識產權服務。加強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的培育和引進力度,對代理我市發明專利首年度申請量累計達到300件且授權累計達到60件(含)以上的專利代理機構,給予最高15萬元的服務能力提升一次性獎勵。對代理我市發明專利并授權每年累計達到100件(含)以上的專利代理機構,給予優質服務獎勵5萬元。(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

14.拓展工業設計服務。對新增國家級、省級工業設計研究院分別給予最高500萬元、100萬元獎勵;對新增國家級、省級工業設計中心(示范園)分別給予最高200萬元、50萬元獎勵。吸引國內外知名工業設計企業在九江設立獨立法人,對具有設計綜合資質并符合條件的新入駐企業,一次性給予最高200萬元獎勵。對本地工業設計企業設計作品獲國家級一等獎以上榮譽的,一次性給予最高50萬元獎勵。(責任單位:市工信局)

15.發展建筑工程服務。對本地建筑設計企業晉升為設計綜合資質的,一次性給予50萬元獎勵。對本地工程建設監理企業晉升為監理綜合資質的,一次性給予50萬元獎勵。對本地新成立工程檢測企業投資總額在500萬元(含)以上、1000萬元以下的,給予最高50萬元獎勵;投資總額在1000萬元(含)以上的,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責任單位:市住建局)

16.發展檢驗檢測認證服務。對新注冊成立并獲得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批準成立的認證機構、獲得CMA資質的產品檢驗檢測機構,投資總額在500萬元(含)以上、1000萬元以下的,最高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補;投資總額在1000萬元(含)以上的,最高給予100萬元一次性獎補。對已成立且正常運行并獲得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批準成立的認證機構、獲得CMA資質的產品檢驗檢測機構,一次性追加設備投資總額在400萬元(含)以上的,最高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補;一次性追加設備投資總額在800萬元(含)以上的,最高給予100萬元一次性獎補,已享受過一次性獎補的不重復享受。對本市新建成的重點領域國家、省級產業計量測試中心、質檢中心、市場監管重點實驗室、標準驗證點、技術標準創新基地,分別給予最高200萬元、150萬元一次性補貼(以上項目獲批準籌建后補貼70%,建成驗收后再補貼30%)。對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指定的CCC認證機構在我市新設子公司、分公司的,給予最高50萬元獎勵。對認證機構首次獲得綠色認證資質的,給予最高50萬元獎勵。(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

17.加強創新平臺建設。各行業主管部門對國家級產業創新中心、技術創新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按國家撥付資金給予2∶1配套補貼。對新認定的省級創新中心、省工程研究中心、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等,給予一次性獎勵50萬元。對國家部委認定的工業互聯網雙跨平臺,給予一次性獎勵500萬元;國家部委認定的工業互聯網專業平臺、特色平臺,給予一次性獎勵100萬元。對新認定的市科技企業孵化器,給予一次性獎勵15萬元。對新認定的市眾創空間,給予一次性獎勵5萬元。(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

18.加大首臺套獎勵力度。對新增國家級、省級首臺套、首批次、首版次等產品,按產品單價(貨值)分檔分別給予研制單位、應用單位最高200萬元獎勵。(責任單位:市工信局)

19.鼓勵科技成果轉化。鼓勵規上服務業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每年對研發投入總量前5名且屬于有效期內高新技術企業的規上服務業企業,給予每家10萬元獎勵。對技術轉移機構和技術經理(紀)人等開展技術成果交易服務并在我市轉化的,按促成的年度實際技術交易額的1.5%給予最高30萬元獎勵。(責任單位:市科技局)

20.支持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發展。對新獲批的國家級、省級、市級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平臺、項目)分別給予100萬元、30萬元、10萬元獎勵。如已認定的示范企業(平臺、項目)獲得更高等次的示范企業(平臺、項目)認定,按最高等次的獎勵進行差額補助。(責任單位:市工信局)

三、重點發展航運物流業

21.支持現代航運服務發展。支持航運散雜貨交易業務發展,對于將九江港作為起運港或到達港,并在九江航運交易中心信息平臺完成發布、交易和結算全流程散雜貨交易,托運或承運貨物每年達到100萬噸(含)以上的托運人和承運人分別按照0.1元/噸補貼,單個企業年最高補貼100萬元。支持航運聯盟、物流平臺發展,對在我市投資、在九江港進出且在九江港完成貨物交易達到100萬噸(含)以上的商貿企業,按0.1元/噸的標準給予獎補,下一年度貨運量超過上年度獎勵額的部分按照0.3元/噸給予獎補,每家企業最高補貼50萬元。支持航運企業擔保貸款貼息,對開展貸款項目且通過市擔保集團擔保增信的航運企業,按照貸款利息的50%給予貼息,最高補貼100萬元/年,市擔保集團按相同比例減免擔保費。支持船舶抵押貸款擔保和評估業務發展,對于開展船舶抵押貸款擔保與反擔保業務的擔保機構或市屬國企,按照船舶融資總額的1.5%給予補貼,最高補貼300萬元/年。對于開展船舶評估咨詢業務的本地企業,按船舶評估交易額的0.1%補貼,最高補貼100萬元/年。支持港口綠色發展,對化學品洗艙站洗船給予最高2萬元/艘次補貼,最高補貼70萬元/年;對LNG加注站加注2噸(含)以上船舶LNG燃料的,給予最高3萬元/艘次補貼,最高補貼30萬元/年。(責任單位:市港航管理局、市財政局、市國資委)

22.支持多式聯運項目。對獲得國家級單位驗收合格并命名的多式聯運示范工程項目(包括多式聯運專業設施和平臺建設示范項目、國家物流樞紐節點城市物流示范項目等),按照建設方案核定的聯運換裝作業設施設備的購置、多式聯運信息系統建設、多式聯運標準規范研制及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10%給予補助,最高500萬元。(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

23.支持物流產業集聚發展。對新建綜合物流園區或新引進的物流、郵政快遞企業總部、區域總部、區域分撥中心、運營中心或數據處理中心,在九江固定資產實際投資2億元、5億元、10億元(含)以上的,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100萬元、200萬元、300萬元。對吸引100家、200家、300家(含)以上第三方物流企業、零擔專線企業、物流服務企業入駐經營的物流園區,分別給予獎勵50萬元、100萬元、200萬元。每引進一家在九江實現年度物流額規模5000萬元、1億元、5億元(含)以上的企業,分別一次性給予引進方和新開辦落戶方各10萬元、20萬元、30萬元獎勵。(責任單位:市發改委)

24.支持重點物流企業發展。對成功申報3A、4A、5A級的物流企業或三星、四星、五星級倉儲物流企業,分別給予20萬元、30萬元、50萬元獎勵;獲評為國家級示范(重點)物流園區(平臺)或物流企業的,分別給予50萬元、30萬元獎勵;獲評為省級示范(重點)物流園區(平臺)或物流企業的,分別給予20萬元、10萬元獎勵。(責任單位:市商務局)

25.支持公共物流信息平臺建設。對新建以服務社會各類企業為主的公共物流信息平臺,按平臺項目投資額最高20%給予一次性補助,項目補助總額最高100萬元。對本地公共物流信息平臺注冊企業用戶1000戶(含)以上且年撮合交易額15億元(含)以上、注冊企業用戶1500戶(含)以上且年撮合交易額20億元(含)以上、注冊企業用戶2000戶(含)以上且年撮合交易額25億元(含)以上的,分別按年度最高給予10萬元、20萬元、30萬元獎勵。(責任單位:市發改委)

26.支持商貿配送建設。推動商貿物流領域應急物流服務體系建設,支持組建30輛(含)以上的應急物流車輛規模的市級應急物流車隊,市級財政按照每車1萬元標準給予參與企業應急車輛定金補貼。支持市級應急物流配送城東、城南、城西中轉調劑場地建設,給予每個場地企業應急場地定金補貼最高20萬元。(責任單位:市商務局)

27.支持快遞配送服務。對注冊資金1000萬元(含)以上且服務地市跨10個市(含)以上,并進入國內20強的快遞企業或上市企業,給予一次性獎補100萬元。對快遞年業務量4000萬件(收派)(含)以上且年增幅20%(含)以上的快遞企業,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補。(責任單位:市郵政管理局)

28.支持冷鏈物流發展。對企業新建(購置)、改造冷凍冷藏庫、冷鏈物流車輛、終端冷藏設備等投資500萬元(含)以上的,按投資額的10%給予最高100萬元補貼。(責任單位:市發改委)

四、加快發展文化旅游業

29.加大品牌創建力度。對新創成國家5A級旅游景區、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的,給予獎勵200萬元。對新創成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區、“江西風景獨好”旅游名縣命名縣的,給予獎勵100萬元。對新創成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生態旅游示范區、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的,給予獎勵50萬元。對新創成國家4A級旅游景區、工業旅游示范基地、省級5A級鄉村旅游點、省級旅游度假區的,給予獎勵30萬元。對新創成“江西風景獨好”名景區、名村鎮的,給予獎勵20萬元。對新創成省級旅游休閑街區、生態旅游示范區、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工業旅游示范基地、工業遺產旅游基地、4A級鄉村旅游點的,給予一次性獎勵10萬元。(責任單位:市文化廣電旅游局)

30.支持智慧商圈商店和特色街區打造。首次獲得省級和國家級命名的特色商業街,對實施主體分別給予100萬元和20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獲評省級示范智慧商圈、智慧商店的,對實施主體分別給予100萬元、5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獲得省級高品質夜間經濟街區和美食街區稱號的,給予一次性獎勵100萬元。(責任單位:市商務局)

31.支持品質餐飲商家招引提升。對新引進米其林星級餐廳、黑珍珠餐廳入駐我市正式營業后,年營業額達到2000萬元(含)以上的,分別給予餐廳100萬元、5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新評定為“江西餐飲名店”“江西名菜”等省級以上官方認定榮譽的餐飲企業,給予5萬元一次性獎勵;對認定為江西省特色小店、品牌名店、百年老店的企業,分別給予1萬元、2萬元、3萬元一次性獎勵;對認定為九江市特色店、品牌店的企業,給予1萬元一次性獎勵。推動潯陽菜品牌建設,每年最高安排30萬元支持開展餐飲品種創新、研發研學。(責任單位:市商務局)

32.支持開展各類消費活動。支持各特色商圈、商貿企業承辦市級組織的主題促消費活動,按照承辦活動總費用的30%、最高30萬元的標準給予補助。支持開展雙品網購節、網上年貨節、贛品網上行、網上尋潯品等線上促消費活動,給予市級主辦線上促消費活動單場最高獎勵20萬元;給予縣區及行業等舉辦公共性線上促消費活動支持,按照活動承辦費用最高50%給予獎勵,單場活動最高獎勵5萬元。(責任單位:市商務局)

33.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對新評定為五星級、四星級酒店的,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100萬元、30萬元;對新評定為金樹葉級、銀樹葉級綠色旅游飯店的,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30萬元、15萬元。對新評定為國家甲級、乙級、丙級旅游民宿的,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30萬元、15萬元、5萬元。對新評定為五星級、四星級旅行社的,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30萬元、15萬元。對獲評5C(星)、4C(星)級且納入統計的自駕車旅居車房車營地,分別給予50萬元、30萬元獎勵。對通過包車、專列、包機、包船等交通工具,組織接待境內外游客(市外)進行旅游、研學、團建等“引客入潯”活動的九江市旅游超大團、旅游大團、旅游中團、旅游小團分別給予最高20萬元、17萬元、12萬元、8萬元獎勵。(責任單位:市文化廣電旅游局)

34.推進交通和文旅融合發展。對市縣級投入運營的旅游集散中心,經驗收合格后給予每中心30萬元獎勵;對打造文旅創新服務孵化基地、引進10家(含)以上旅行社入駐基地、實現行游購一條龍服務,年內實現游客集散在5萬人(含)以上的運營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100萬元。支持道路客運企業積極開通市縣至本市各景區直通車,對投入運營滿一年且年載客1萬人(含)以上的景區旅游專線給予每條20萬元一次性獎勵。本地相關客運碼頭公司對靠泊在九江港的載客100人(含)以上的長江航線游輪免收相關港口服務費用,按1萬元/艘次對客運碼頭運營企業予以補貼,按搭載游客人數100~199人、200~299人、300人(含)以上的標準分別給予游輪公司2萬元、3萬元、4萬元/艘次的獎勵。(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港航管理局)

35.加強文化示范引領。對獲得國家和江西省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的文藝作品,分別給予50萬元、10萬元獎勵。對獲得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的,給予50萬元獎勵。對獲得國家級影視類重要獎項的,給予20萬元獎勵。對獲得其他國家級常設性文藝規范獎的,給予10萬元獎勵。(責任單位:市委宣傳部、市文聯)

36.加大文化主體培育力度。對新評為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國家版權局版權示范園區(基地)的,給予100萬元獎勵。對新評為省級、市級文化產業園區的分別給予50萬元、20萬元獎勵。對新評為國家級、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的,分別給予30萬元、10萬元獎勵。對新認定省級文化企業20強的,給予一次性獎勵20萬元。對新認定特色文化街區的,給予一次性獎勵10萬元。(責任單位: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廣電旅游局)

37.大力發展數字文創產業。支持音樂、動漫、傳媒、出版、演藝、影視等文化產業數字化發展,鼓勵文化企業運用新型數字科技體驗技術,大力發展線上線下一體化、在線在場相結合的數字化文化新體驗場景,促進新型文化消費發展,對上年度營業收入達到2000萬元(含)以上的,給予一次性獎勵20萬元。支持游戲研發,對新落戶的游戲研發企業,首年度或首個完整會計年度營業收入1億元(含)以上的,給予一次性50萬元獎勵。對新上線且已獲得國家新聞出版署審批通過的網絡游戲,每款產品給予游戲研發企業20萬元獎勵,每家企業最高100萬元。(責任單位: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廣電旅游局)

38.鼓勵發展電競產業。對在我市舉辦電競頂級國際職業賽事、全國或次級國際職業賽事、次級全國職業賽事、其他各類國際或全國賽事、其他各類型區域性賽事(政府未出資)的機構、單位、社會團體,給予一次性最高100萬元、80萬元、50萬元、30萬元、10萬元補貼。(責任單位:市體育局)

39.支持開展重大體育活動。成功引進或舉(承)辦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國際級體育單項賽事的機構(單位或社會團體),給予一次性獎勵10萬元。成功引進或舉(承)辦全國錦標賽或全運會、大運會、青運會、農民體育大會單項體育比賽的機構(單位或社會團體),給予一次性獎勵5萬元。舉(承)辦省運會單項比賽或省級體育單項錦標賽及其他省級體育比賽的機構(單位或社會團體),給予一次性獎勵3萬元。以上不含政府出資舉(承)辦的賽事活動。(責任單位:市體育局)

五、支持發展其他類型服務業

40.鼓勵電商產業集聚發展。對信息化等基礎設施完善,園區總辦公建筑面積5000平方米(含)以上,成功引進30家(含)以上電商企業或電商服務企業注冊入園,入園企業累計實現年度網絡交易額1億元、5億元、10億元(含)以上,分別給予園區(或集聚區)運營管理單位一次性獎勵10萬元、30萬元、50萬元。對獲得國家、省、市級評定的電商示范園區(基地),每屆獎勵50萬元、20萬元、10萬元。(責任單位:市商務局)

41.支持電商企業做大做強。對實現年網絡零售額2000萬元、5000萬元、1億元(含)以上且年度同比增長不低于全市平均增幅的本地電商企業或實體觸網轉型企業,分別給予10萬元、20萬元、50萬元獎勵。對本地電商平臺實現年總網絡零售額(含入駐電商服務商企業)1億元(含)以上且年度同比增長不低于全市平均增幅的,按照平臺年總網絡零售額1‰給予獎勵,每平臺年度最高獎勵100萬元。對獲得國家、省、市級評定的電商示范企業,每屆分別獎勵30萬元、20萬元、10萬元。(責任單位:市商務局)

42.大力發展直播電商。支持電商直播帶貨基地建設,獲得省、市級以上示范基地認定的,每屆給予運營主體20萬元、10萬元獎勵;獲得省、市級以上電商直播示范企業認定的,每屆給予10萬元、8萬元獎勵;獲得省、市級以上鄉村振興電商直播示范站點認定的,每屆給予5萬元、3萬元獎勵。支持縣區建設標準化公共電商直播間,對建成并投入運營的縣區直播間給予最高10萬元獎勵;支持每兩年舉辦一屆以電商直播為主題的創新大賽,每屆活動籌備經費最高支持50萬元。(責任單位:市商務局)

43.支持舉辦商務展會。對舉辦的展覽面積1萬平方米(含)以上、參展企業和品牌數量各30家(含)以上的車展,按照費用投入的50%給予舉辦方補貼,每場次最高20萬元。對在市中心城區舉辦的展期3天(含)以上的市場化商貿展會,展覽面積達1萬平方米、2萬平方米(含)以上的,分別給予5萬元、10萬元補助;對經市政府批準同意舉辦且按照規定在省級以上商務部門報備批準的展期3天(含)以上的文化展會,展覽面積達到2萬平方米(含)以上的,給予最高不超過10萬元的補助。對經市政府批準同意舉辦各類以特裝形式組織的博覽會、展銷會按照最高1300元/平方米標準予以補助。對參加市級以上商務部門組織的各類博覽會、展銷會的參展企業予以每家3000元補助。(責任單位:市商務局)

44.支持舉辦商務會議。對省級以上行業商協會、學術機構、高校、行業主流媒體等機構、世界和國內500強企業在我市城區舉辦的會議,且在相當于四星級以上酒店住宿2晚(含)以上的,按照每100人給予一次性3萬元獎勵的標準,最高30萬元。舉辦國際性會議的,按境外人員參會人數另行給予1000元/人的獎勵。(責任單位:市商務局)

45.支持參加“中國品牌日”。對參加“中國品牌日”的企業按照展位費的50%給予補貼,對入選“中國品牌日”國家、省級特色活動的企業額外獎勵1萬元。(責任單位:市發改委)

46.支持民營醫院發展。民營醫院與公立醫院在報建立項、規費減免、水電供給、環境保護等方面享有同等待遇。(責任單位:市衛健委、市發改委)

47.支持養老服務發展。對符合條件的民辦養老機構,按核定護理型養老床位數給予一次性建設補助,其中新建、擴建和利用自有房產建設的床位每張補助不少于1萬元,租賃房屋改建床位每張補助不少于5000元。由社會力量完成室內裝修的公建民營養老機構參照租賃房屋改建床位給予補助,但補助金額不得超過其實際投入總額的50%。(責任單位:市民政局)

48.支持托育機構發展。對在本市轄區注冊登記,且在縣(市、區)級衛健部門備案,運營滿一年(含)以上,執行不高于本縣(市、區)人民政府普惠托育指導價招收3歲以下嬰幼兒并向社會公開收費標準的普惠性托育機構(含幼兒園托班),按實際招收的3歲以下嬰幼兒數、在托月數進行補助,全日托補助每人每月300元,半日托每人每月150元,計時托、臨時托不納入補貼范圍。(責任單位:市衛健委)

49.支持家政服務發展。鼓勵納入國家商務部家政服務信用信息平臺的家政服務業企業擴大經營,支持家政企業進社區服務,對在社區新建10個(含)以上服務點的家政經營主體給予5萬元補貼。支持家政行業承辦家政技能大賽和開展家政信用體系建設活動,分別每年給予20萬元和15萬元補貼。(責任單位:市商務局)

50.加快發展法律服務。對國家級、省級行業優秀法律服務機構總部新遷入九江,分別給予最高200萬元、6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總部在外市的國家級行業優秀法律服務機構在九江首次設立分支機構,給予最高6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年度營業收入達到5000萬元、8000萬元、1億元(含)以上的法律服務機構分別給予最高50萬元、80萬元、10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獲評全國、省行業優秀的法律服務機構,每獲評一次,分別給予50萬元、20萬元獎勵。(責任單位:市司法局)

51.重點推進會計服務。鼓勵全國百強會計師事務所在九江設立分支機構,全國排名前50、前100的事務所分別給予最高50萬元、2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公布的年度全國會計師事務所綜合評價前百家排名中,首次進入前50、前100的九江本地會計師事務所,分別給予100萬元、5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在專業人才培養、綜合能力建設方面取得突出成效的,當年獲國家級、省級個人專業榮譽,分別對所在會計師事務所按獲得榮譽的人次5萬元、2萬元標準給予獎勵;對當年獲國家級、省級單位綜合能力(業務)優秀的會計師事務所,分別按20萬元、10萬元給予獎勵。(責任單位:市財政局)

52.推進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建設。對市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人力資源服務孵化基地給予50萬元獎勵,并鼓勵有市場需求的縣(市、區)設立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對年度營業收入達到30億元(含)以上或年度本地財政貢獻達到6000萬元(含)以上的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一次性給予100萬元運營補貼;當年本地財政貢獻率增速每增長5%,運營補貼增加10萬元,每年最高補貼150萬元。(責任單位:市人社局)

53.招引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入潯。對新引進的具有法人資格且在我市穩定經營1年(含)以上、年度本地財政貢獻200萬元(含)以上的國際國內知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經評定給予最高50萬元的落戶獎勵。(責任單位:市人社局)

54.充分發揮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引才引智功能。設立企業引才“伯樂獎”,對招才引智成效較好且上年度為九江企業服務人數達500人(簽訂一年〔含〕以上合同)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給予2萬元獎勵;對貢獻突出且上年度為九江企業服務人數達1000人(簽訂一年〔含〕以上合同)的,給予5萬元獎勵。(責任單位:市人社局)

六、相關要求

55.“直航”促“三同”、航空貨運、中歐班列及其他對全市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有重要推動作用的獎補事項另行制定。

56.對已落戶企業運營期間發生違規經營行為,嚴重環境違法行為,或偷逃、欠繳稅款,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獲得獎勵(補貼)的,由政策兌現部門取消企業享受的優惠或獎勵,全額收回專項資金及相關利息并上繳市級財政,相關利息按當前人民銀行掛牌定期同檔存款利率計算。拒不退回及支付利息的,相關部門將其失信行為納入企業信用信息系統。

57.按“誰兌現、誰負責”原則,位列第一的責任部門作為政策解釋部門,要會同財政部門制定實施細則,明確政策兌現類型(免申即享政策由政策兌現市直部門依據相關實施細則審核后兌現;即申即享、承諾兌現政策,由獎勵對象申報,經政策兌現市直部門依據相關實施細則審核后在規定的時限內兌現),細化年度專項預算支出,開展政策資金的績效管理,組織開展政策績效評價。

58.各部門要加強政策宣傳,提升政策宣傳的廣度和深度,提高政策的公眾知曉率。市發改委負責定期調度各部門政策執行情況和兌現落實情況,有關情況和政策績效評價結果作為政策調整的重要依據。

59.本市相關文件政策與本文件規定不一致的,按本文件實施。同一企業、同一項目兌現本文政策,按照“就高不就低、不重復享受”的原則執行。

60.本文件實施期為2024年1月1日-2025年12月31日,每兩年滾動修訂一次,所涉財政惠企資金,一律通過“惠企通”平臺進行兌付。

★ ★ ★


亚洲第一区欧美国产不卡综合|中文字幕第二页精品一区|国产精品亚洲w码日韩中文|人妻人人澡人人添人人爽